非同步遠距旁聽
- 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 第22屆
- 2022年6月9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委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辦理「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」,基於推廣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知識的理念,分享學習資源,營隊部分課程經講師同意後開放旁聽。
為維護良好的上課品質,避免現場突發狀況、網路連線或其他技術性問題影響學習權益,本次營隊課程旁聽以非同步遠距方式進行。
----- 報 名 資 訊 -----
▎報名方式:線上報名(選課+填寫報名動機)
▎報名資格:對課程有興趣之學生(國中/高中/大學)、老師、家長
▎開放名額:每堂課以100人為限
▎報名時間:6/10(五)上午9:00~6/20(一)晚間9:00
▎選課結果:6/27以E-mail個別通知
----- 帳 號 說 明 -----
▎上課平台:YouTube
▎限定瀏覽權限的Youtube影片必須先登入Gmail帳號,否則將無法觀看。
▎若無Gmail帳號,可免費申請:https://reurl.cc/g71l7N
------注意事項------
主辦單位將於實體課程中錄影,課程影片經轉檔及測試後,於隔日上傳至YouTube平台,限時觀看3小時,請把握時間,逾時將不會重新開放瀏覽權限,報名時請參考旁聽課程時間選課。
每一堂課都有不同的影片連結,課程開始前,將由系統發送信件至您的Gmail信箱,請直接透過信件中的影片連結觀看課程影片。
為尊重講者並維護智慧財產權,課程內容禁止擷取畫面、攝影、錄影、錄音,也禁止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以任何形式將課程內容外流,違者將依違反智慧財產權法移送法辦。
旁聽資格不可轉讓,若臨時取消課程,亦將不會遞補缺額,選課前請務必確認可以配合課程時間。
若遇天災或緊急情況,主辦單位有權取消或調整活動內容,實際規劃以網站公告為準。
開放旁聽的目的僅為單純分享課程內容,主辦單位將不提供任何形式之證明文件。
開放旁聽課程時間表
7/7(四) 9:00~12:00
心理學與認知科學的起源
謝伯讓|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
7/7(四) 14:00~17:00
民意調查與選舉預測
俞振華|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暨政治系教授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7/8(五) 9:00~12:00
「藝術是什麼」與「藝術為什麼」
楊植勝|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
7/8(五) 14:00~17:00
社會的隱喻
萬毓澤|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7/9(六) 9:00~12:00
認識語言(學)
何萬順|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講座教授 / 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兼任講座教授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7/10(日) 9:00~12:00
洞悉人性的決策實驗
鄭保志|中央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
7/10(日) 14:00~17:00
政黨好糟糕?都不要好嗎?
王奕婷|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
7/10(日) 19:00~21:00
研究方法與實作-I:問題意識與資料收集
劉仲恩|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7/12(二) 9:00~12:00
社會學的發聲練習:從理解無家者的世界談起
黃克先|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
7/12(二) 14:00~17:00
研究方法與實作-II:訪談技巧與資料分析
石易平|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7/13(三) 9:00~12:00
和而不同:原住民族文學與文化實踐
陳芷凡|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
7/13(三) 14:00~18:30
\ \ 流行文化與文化轉譯專題 / /
人類學的流行文化研究:動漫迷次文化
司黛蕊|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
文化轉譯的折射與創造
温淳雅|《CCC創作集》主編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7/15(五) 9:00~12:00
地理科學如何回應全球疫情的擴散與防治
溫在弘|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
7/15(五) 14:00~17:00
AI 科技如何改變人心?心智哲學觀點
林映彤|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7/16(六) 9:00~12:00
從《桑迪頓的夏天》談起:奧斯汀小說的前世今生
馮品佳|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終身講座教授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7/17(日) 14:00~18:30
\ \ 人權與正義專題 / /
愛、人性、政治暴力──1950年代白色年代下的校園哀歌
林傳凱|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
轉型正義為何必要?
陳翠蓮|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