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課程規劃
- Content-
若遇天災、疫情或緊急情況,主辦單位將配合政府最新政策,並有權取消或 調整活動內容。
7/5
星期二
10:00-11:00
報到
11:00-12:15
開幕式
14:00-17:00
人社講堂
17:00-18:00
小組時間
7/6
星期三
9:00-12:00
心理學與認知科學的起源
謝伯讓|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
13:45-16:45
選舉預測與民意調查
俞振華|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暨政治系教授
7/7
星期四
9:00-12:00
「藝術是什麼」與「藝術為什麼」
楊植勝|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
13:45-16:45
社會的隱喻
萬毓澤|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
7/8
星期五
9:00-12:00
認識語言(學)
何萬順|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講座教授
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兼任講座教授
13:45-17:45
▍臺灣飲食文化專題 ▍
「冷戰」:美國可口可樂如何登陸臺灣?
曾品滄|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
一個北臺灣家庭的四季餐桌
洪愛珠|《老派少女購物路線》作者
7/9
星期六
9:00-12:00
洞悉人性的決策實驗
鄭保志|國立中央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
13:45-16:45
政黨好糟糕?都不要好嗎?
王奕婷|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
19:00-21:00
研究方法與實作-I
劉仲恩|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
7/10
星期日
9:00-12:00
考古學、文化資產與台灣社會的未來
邱鴻霖|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
13:45-21:00
主題研究與實作
7/11
星期一
9:00-12:00
社會學的發聲練習:從理解無家者的世界談起
黃克先|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
13:45-16:45
研究方法與實作-II
石易平|輔仁大 學社會學系副教授
7/12
星期二
9:00-12:00
和而不同:原住民族文學與文化實踐
陳芷凡|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
13:45-17:45
▍流行文化與文化轉譯專題 ▍
人類學的流行文化研究:動漫迷次文化
司黛蕊|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
文化轉譯的折射與創造
温淳雅|《CCC創作集》主編
7/13
星期三
9:00-18:00
主題研究與實作
7/14
星期四
9:00-12:00
地理科學如何回應全球疫情的擴散與防治
溫在弘|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
13:45-16:45
AI 科技如何改變人心?心智哲學觀點
林映彤|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
7/15
星期五
9:00-12:00
從《桑迪頓的夏天》談起:奧斯汀小說的前世今生
馮品佳|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終身講座教授
13:45-16:45
性別與經濟學──從長照及其他行政資料談起
林明仁|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
7/16
星期六
9:00-12:00
心理學與法律
趙儀珊|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
13:45-17:45
▍人權與正義專題 ▍
愛、人性、政治暴力──1950年代白色年代下的校園哀歌
林傳凱|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
轉型正義為何必要?
陳翠蓮|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
7/17
星期日
9:00-12:00
主題研究與實作
14:00-18:00
成果交流
7/18
星期一
9:00-12:00
結業式
若遇天災、疫情或緊急情況,主辦單位將配合政府最新政策,並有權取消或調整活動內容。
bottom of page